1、對混凝土抗壓強度的影響
如能保證7d 標準養護,則混凝土28d 抗壓強度基本能達到標準養護的90% 左右,且越早期的養護對混凝土影響越大。
以上是采用試塊試驗得出的結果,在不能充分養護的情況下,對混凝土試塊的影響比對混凝土結構物的影響要大。工程結構物實體體量一般都大,內部混凝土強度下降要小于試塊的,但對表層混凝土及對一些薄壁結構物強度影響仍較大。
2、對混凝土抗裂性能的影響
在自然環境下,混凝土將產生一些體積變形,當內外混凝土體積變形不一致時,混凝土有可能產生開裂?;炷恋拈_裂與否取決于內外變形差異的大小與混凝土的抗裂能力。如果前者大于后者,混凝土將出現開裂,如果后者大于前者,混凝土則不開裂。要提高混凝土的這種早期抵抗能力,對混凝土進行較好的早期養護是十分重要的。大多數的混凝土開裂都發生在塑性收縮階段,水泥水化引起混凝土體積收縮,由于失水后得不到及時保濕養護而使混凝土產生開裂。
典型的就是在干燥、高溫季節現澆混凝土樓板的開裂問題,每年的春季由于干燥、風大,是現澆樓板裂縫的多發季節。裂縫的形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表面不規則的淺表性裂縫,這種裂縫是在混凝土初凝后,水化速度加快,混凝土得不到及時的保濕養護,由于失水而產生收縮裂縫,這與混凝土的砂率、水灰比、坍落度等關系不大。另一種裂縫則是貫穿至板底的深度裂縫,且多沿布筋方向。 這種裂縫的產生多是由于混凝土初凝前未實施保濕措施,混凝土初凝后開始出現裂縫,施工人員就對出現的裂縫實施拍打、抹壓,這時混凝土未終凝,正是強度發展快、脆弱的時期,由于施工人員的踩踏,混凝土受到內部鋼筋的剪切作用而出現順筋裂縫。形成貫穿性裂縫的另一種原因就是為了搶進度,過早往板面上堆放架管、鋼筋、磚等物體,同樣是在混凝土強度發展脆弱的時期,在荷載作用下使混凝土受到內部鋼筋的剪切作用而出現順筋裂縫。 過早的荷載造成混凝土結構受損,再長的養護期也不能彌補早期的結構損傷。這種順筋貫穿性裂縫不僅造成板面滲水,而且可導致內部鋼筋的銹蝕,終將對混凝土耐久性造成嚴重影響。 這兩種裂縫解決的好辦法,就是保證混凝土振搗、抹面完成后,確保初凝前在混凝土板面上覆蓋一層塑料薄膜保濕養護,好是邊抹面邊覆蓋,在混凝土強度未達到1.2MPa前(春秋季一般30h,夏季一般20h,冬季一般48h 以上),確?;炷涟迕娌簧先思岸逊盼矬w,使混凝土能有足夠時間產生抵抗混凝土變形的早期強度。近幾年由于我們積極與客戶交流、溝通及監理、施工人員認識的提高,現澆混凝土樓板施工采取以上早期保濕養護措施后已基本解決了裂縫問題。 另外還有兩種容易產生結構裂縫的情況與混凝土早期養護不當具有直接關系。一種是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時隨著厚度的增加,水泥水化速度加快,內外溫差加大,混凝土初凝時間提前,這時應確保在混凝土初凝前即覆蓋一層塑料薄膜保濕及覆蓋棉毯保溫( 保溫的目的是為了使混凝土內部溫度平穩散發)養護,保證混凝土不因失水過快及內外溫差過大而產生裂縫。另一種容易產生裂縫的部位是較長的連續墻體,施工單位為了減少模板運轉周期,混凝土澆筑后不到30 小時模板就拆除了,混凝土表面得不到及時、充分的濕養護,混凝土早期收縮過大而產生開裂。 混凝土墻體不宜過早拆模,早期有模板附著在混凝土表面可起到保濕作用。根據氣溫情況一般混凝土澆筑2~3 天后拆模,拆模后立即涂刷養護劑或掛棉氈澆水養護(冬季不可澆水)。
以上所述新澆筑混凝土的這些特點導致了混凝土容易變形、產生內應力,而引起開裂?;炷翝仓?,要防止混凝土表面受環境因素影響(如風吹、暴曬、氣溫驟降等)而引起激烈變化,及時養護就是為混凝土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使混凝土能夠進行正常的水化反應,產生早期強度,以提高混凝土抵抗各種變形的能力,防止或減少因早期干燥收縮和溫度收縮而產生開裂。
3、對“雙摻”混凝土路面(地面)表層強度的影響
商品混凝土由于采用罐車運輸的特點,坍落度比現場攪拌生產的混凝土要大,且混凝土中一般摻加了礦粉、粉煤灰。這種情況下,要想避免由于混凝土路面(地面)面層強度降低而造成起砂、起粉現象,在商品混凝土滿足強度要求的前提下,更要重視混凝土的施工及養護過程控制。
針對此類問題,我們進行了大量的工程跟蹤檢查。通過分析我們認為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控制,可很好地解決混凝土路面(地面)起砂、起粉現象。 (1)嚴格控制混凝土坍落度在80±20mm 范圍。 (2)混凝土板做面。第一步先找平抹平,待混凝土表面無泌水時(好采用真空吸水工藝),先用帶有浮動圓盤的重型抹面機粗抹一遍,將混凝土表面浮漿抹進混凝土內,然后用帶有振動圓盤的輕型抹面機或人工細抹一遍,后人工壓光抹平。采用抹面機抹平及人工抹面壓光過程中嚴禁在混凝土板面上灑水。 (3)混凝土板面養護?;炷恋孛婷鎸右话悴捎脡汗獬尚?,混凝土路面面層一般采用拉毛、壓痕或刻痕成型?;炷恋孛鎵汗獬尚?、混凝土路面拉毛或壓痕后應隨即覆蓋一層塑料薄膜,塑料薄膜覆蓋養護3 天內應禁止人員行走,使混凝土面層得到早期的保濕養護,后期應澆水養護至14 天( 圖2)。這對提高混凝土面層強度可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路面(地面)澆筑施工早期不宜采用澆水養護,由于商品混凝土大都摻加了礦粉、粉煤灰,混凝土早期強度增長緩慢,如采用澆水養護,過早由于混凝土表面強度低,面層易被水浸泡剝落,而等到面層具有一定強度再澆水養護,這時由于早期失養,混凝土表面強度將會大大降低,這在干燥、高溫季節將更為嚴重。在冬季施工,如混凝土板面不能保證早期保溫養護,使混凝土板面受凍,都可造成混凝土板面起砂、起粉現象。
從以上分析的三個方面控制措施看,前兩方面措施與養護無關,且是很關鍵的,但混凝土板面的早期養護對避免混凝土路面(地面)起砂、起粉現象也是至關重要的,必須認真做好的。
4、對混凝土碳化的影響
當空氣中的CO2 與混凝土中的Ca(OH)2反應,生成中性的CaCO3 后, 混凝土即碳化。碳化后的混凝土pH 值降低,對鋼筋的保護作用減弱。影響混凝土碳化速度的因素很多,但主要還是混凝土的密實度,即抗滲性能,它影響CO2 在混凝土內的擴散速度?;炷猎矫軐?,外界氣體只能作用于混凝土表面而向內部滲透比較困難,混凝土碳化速度就會非常緩慢。
隨著大量摻合料的摻入,混凝土的堿度下降,如再不能保證早期養護,混凝土表層強度、密實度下降,將使混凝土碳化速度加快。 在大量的工程實體回彈檢測中發現,同期采用相同混凝土澆筑的柱與墻體部位,柱拆模后及時纏裹一層塑料薄膜保濕養護,其60d 碳化深度一般在1.5mm 以內;而墻體部位拆模后不采取任何養護措施,或養護不及時、時間過少,其60d 碳化深度大都會超過3.0mm,且越低強度等級混凝土碳化越嚴重,碳化深度可高達5.0mm 以上,其實質還是混凝土表層強度、密實度低所引起的?;炷撂蓟^快,碳化深度過大不僅嚴重影響混凝土對鋼筋的保護作用,也使采用回彈法檢測混凝土強度的準確性大大降低。 采取及時養護的混凝土表層強度高,而不養護的結構部位,表層強度低,用磨石可很輕松地將混凝土打磨掉,混凝土表面粉化現象嚴重。這些部位混凝土碳化速度都快,這與混凝土早期養護不足具有直接的關系。